水简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西次三经落实研究6繁峙县泰器山悬圃英招神
TUhjnbcbe - 2023/2/28 18:50:00

西次三经落实研究6:繁峙县泰器山、槐江山、悬圃、英招神、伶伦造律、有穷氏、勃皇天牛神(蚩尤旗)等

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雚(huan)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1,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ràng)2.

1鸾鸡:一种鸟,凤类。2穰:庄稼丰收。

第6山泰器山:从前一山钟山(平型关山),作者向西偏南一些穿越十多公里长的著名的平型关山谷,就到了繁峙县最东头横涧乡孤山,当即是泰器山,雚水就是指发源于此的滹沱河,正是西流,雚huan,读音似滹沱,应该是形容水声大,如哗哗、霍霍。中古以后至今都称滹沱发源地孤山为泰戏山,笔者以为是错误的,是对《北次三经太行山》“泰戏山,滹沱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河”的错误解读,《山海经》中的某水出某山的“出”,意思并非一定是发源于某山,很多时候是流经某山的意思。本人在《北次三经太行山研究》一文中已确定泰戏山为平山县城附近滹沱河边某山,是滹沱河流出太行山区的地方,泰器山才是其发源地,二者读音也相近。

流沙应该是说滹沱河在繁峙/代县/原平/忻州段有大片沙滩地,而且滹沱河干流不知在何年代自繁峙大营镇郝家湾至下茹越乡永兴一带形成长二十公里的伏流河,“西流注于流沙”,可能也有这个意思。《海内西经》“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西,西南入海,黑水之山”,当是说滹沱河谷的流沙随滹沱河发端于繁峙县东头的钟山泰器山一带,西行又南行到五台山脉西南边入海,这个海当是说上古时忻州盆地里有较大湖泽,再向东到定襄县,实际五台山就是被滹沱河及支流基本完全环绕,即“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环之”。

这里还有个巧合的问题:泰器与泰戏,一座是滹沱发源之山,一座是其出太行山区入平原之山,是巧合吗?在《海内经》中有段内容“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妖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祝融之父名戏器,本人也有文认为炎帝系主要就活动在保定西边的太行山地间这一带,特别是在被*帝击并后,炎帝的一些子孙多迁入西边山区,这戏器会不会与这泰器山/泰戏山有关呢?也许吧,也许戏器曾沿滹沱河从其源头一直到出太行山探查过,后人为纪念他,就将源头之山和最后出山区的山用其名字命名了。

从第1山崇吾山到第5山钟山,4天时间作者连续走了30+37+42+42=公里左右,平均每天都走近40公里,作者应该有些累吃不消了,所以从钟山到泰器山这天只走了18公里,此处又正是滹沱河谷地的东头,向西望去,是又长又宽的滹沱河谷地,视野开阔,作者终于可以告别东部的崎岖山路了,所以今天少走了些路,在此多休息休息,多瞭望观察一下河谷的情况,以确定下一步行走路线吧。

作者应该在此捕了几条文鳐鱼吃,味道又酸又甘,真好吃,而且“食之已狂”,吃了后作者平复了一下连日来在崎岖山路上跋山涉水艰难旅行着急伤火疯狂赶路的心情。至于这文鳐鱼到底能否飞行?应是作者的误判,作者应是也知道并见过东方大海中有飞鱼,在此见到这文鳐鱼与飞鱼相似,就以为此鱼能从西海飞到东海了吧,而且还是"以夜飞″,可能就说明作者并非白天亲见其飞,而是听说或猜测。至于上古大陆上河流湖泽中到底有无飞鱼存在,还得古生物专家们考证,反正现在好象没有,也许早灭绝了。现在是秋天,河谷的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正在收割中,看来又是一个大丰收年景,使者或许会听正在忙于收割庄稼的庄稼人说:"这文鳐鱼啊只有在大丰收年景才会出现,平常很难见到的,你们来的真是时候,不仅见到了这么多,还吃到了,味道不错吧”,看来真是幸运,但愿华夏大地年年丰收,岁岁平安。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母,其上多青、雄*,多藏琅、*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脑,槐*离仑居之,鹰鹯之所宅也。东望桓山四成,有穷*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瑶)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第7山槐江山:作者在泰器山吃好喝休息好了,早上又开始赶路,向西30公里左右,又是1天的行程,到了繁峙县东山乡羊眼河河边(丘时之水),北流注入滹沱河(此段也称泑水),水中多大河蚌等贝类(蠃母)。羊眼河为何叫丘时之水呢?查资料,羊眼河发源于北边高大的昆仑之丘(五台山区),是一条典型的季节性短河流,夏秋时雨多水量猛增,咆哮倾泻而下,非常狂野,而到旱季,则又缩成小水沟,所以作者称之为丘时之水,也即源于昆仑丘的季节河。

繁峙县矿产资源丰富,金/铜/钼等居山西之首,应该也有青雄*、玉、丹粟、银等。

“平圃”,当指东山乡北部至五台山北台南麓的坪地,是*帝等众帝的植物园。查资料,繁峙县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天然药材资源。据县志记载,全县中药材有90余种,收购品种有81种,其中*芪、*参、*芩、麻*、柴胡产量最高,每年都有外调,收购量达30万斤以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四五千年前*帝等或就在此地搞中药材种植了。平乃坪,指上部比较平的高地,坪做为地形地名,在太行山区是常见的,这一带正是这种地形。以后有些古书中又称悬圃,说是在半空之中,若以北边滹沱河谷为地,南边五台高脉为天,那这块坪地确实就象是在半空悬着,当然越往后世,就越有些神话了。另:圃,铺做地名在这一带也常见。既然是众帝平(悬)圃禁苑,那看守者就也应该不一般了,英招神的形象“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这形象确实顶级不一般,仅次于下文昆仑丘之山神陆吾(开明)神与东方沧州一带朝阳之谷水伯天吴神,陆吾开明神"虎身人面九尾″,天吴水伯神"八首人面虎身十尾″,笔者认为陆吾、天吴分别指*次子少昊昌意、长子太昊玄号(也即东海神禺)神像,一西一东,一陆一水,一山一海,应是*帝对二子的战略安排。而英招神则可能与应(鹰)龙有关,有翼能飞翔四海,有“马长八尺以上为龙”的说法,应龙当亦是*帝之一子,太昊少昊之一弟,也是帝庭征战四方的得力干将,曾擒杀蚩尤,应龙的后代又在第1山崇吾山一带(顺平县东北部山区)杀死了夸父。*帝于冀中浊鹿之战擒杀蚩尤合并炎帝而为华夏中央帝稳定冀中本部后,制定大扩展战略,命长子太昊玄号拓守沧州沿海后为水伯海神,而*帝带贸次子少昊昌意、另子应龙等西征晋北。《大荒北经》“*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赤兽,马状无首,名曰戎宣王尸。有国名曰赖丘。有犬戎国。有神,人面兽身,名曰犬戎”,此苗龙可能也即应龙,是西周时常在关中地区与周秦等作对的犬戎的祖先,《穆天子传》中,周穆王曾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平山县西北一带征讨犬戎。说明西周早期犬戎还在太行山中北部山区,后来迁移到陕西关中一带了,周幽王就是为申侯联合犬戎所攻杀。戎宣王之尸马状无首,应该是马状人首,可能就是类似应龙或英招神的形象,本来应该是人首马(龙)身还有虎文鹰翼高大威武英俊形象,后来只剩下人首马身了,最后甚至连人首也没了只剩马身了,又转而以更小的白犬为图腾,可见*帝系应龙(苗龙)这一支系是每况愈下了,可能与其长期处在偏僻封闭山区环境有关,炎*系各支系这种例子也很多,所谓四方戎狄蛮夷,不少也是三皇五帝系子孙,偏处四方或山区,跟不上华夏中央的文明进程,被边缘化视作未开化的异类了,连秦楚吴越徐等都曾被歧视过,何况那些更小的,现代不也有大都市与小山村的巨大差距与歧视么。作者在此帝苑大门口,应该是看到了英招神的塑像或画像,威严雄武,以禁告人们不得擅入。

“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从东山乡这里南望,就是华北最高之五台山了,海拔三千多米,正是昆仑之丘,而且不仅最高,还面积最大,方圆数百里,地质上说是地球上几十亿年前最早露出海面的地方,也是最高的地方,但风化削减也最严重,所以五个大台顶部都是平缓的,现还剩下三千米,仍是华北最高大,可谓是千山之祖,云蒸霞蔚,气象宏伟,在华北也只有五台山才称得上昆仑之丘,非尖高峰可比,上古气候温暖,此山万物皆有,就算是现今青藏高原那些才隆起千百万年的六七千米的超大型尖高雪山,笔者以为也难与五台山相比。

“西望大泽”,前一山曾说过,当即上古滹沱河在繁峙/代县这一带形成的湖泽。“后稷所潜也”后稷顺此路线也来过这里活动,所以叫稷泽。

“北望诸脑”,繁峙地形的一大特点就是南有五台山脉,北有恒山山脉,中夹滹沱河谷地,从这里北望就是东西向恒山山脉的一系列山头即诸脑。“槐*离仑之所居也”,隗,由炎帝姜姓分出隗媿姓,亦是春秋时赤狄之姓,又与商代*方有关,皆属炎帝系后裔。槐*离仑,笔者以为离仑可能就是*帝乐官伶伦(伶纶、冷伦),看来伶伦也属炎帝系,也应是一方诸侯氏族,《列仙传》又说伶伦为仙人洪崖先生,看来伶伦随*帝来过这里,有其后代在此居住,但其老家同炎帝*帝一样都在太行山东边的保定一带,那里易县涞水县一带有洪崖山,有不少相关的传说。《吕氏春秋古乐》“昔*帝令伶伦作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大夏就是冀中西部山区到晋中北陕北一带,阮隃之阴呢,《汉书律历志》作昆仑之阴,就是五台山北面这一带,嶰溪就是今代县中解河,发源于五台山脉西北麓,北流注于滹沱。笔者分析:伶伦接受*帝造律的任务后,从易县涞水一带一路向西寻找合适材料,到了这大夏地区的五台山北面,继续向西直到中解河谷,才找到合适的竹子来制作律管成功。上古气候温暖,这里也应有竹子。至于象江西省南昌市古称洪都,也有洪崖山及洪崖仙人伶伦的传说,笔者以为是炎*系子孙后来带去的。

“东望桓山四成”,从东山乡往东看,查此处有一著名名胜地天岩村天岩(天崖)山,高米,或即桓山,山下有国保单位岩山寺等多处古迹。作者路过此山天还早就没有停留,傍晚到了槐江山宿营写日记,才反过头来写了一下此山,这种情况在山经中是仅见的,说明此山有重要信息。“四成”是说此桓山四方陡绝似城,“有穷*居之,各在一搏”,这里笔者想到了后羿有穷氏,可能就属于这有穷*,应该也属炎帝系。虽然作者似乎对此有穷*心有害怕,匆匆而过,但还是赞了一下经过此山时看到的从此山流出的淫(瑶)水清清洛洛可亲可爱。此山还有一天神,没给出名字,因其音如勃皇,后世研究者就名之为勃皇,似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帝系大神多虎豹状,那这牛状大神可能是属炎帝系,炎帝像就是牛首人身,属炎帝系的蚩尤也是,或许这勃皇天牛神即蚩尤之神像,有穷氏或即蚩尤败亡后被流放晋北的后代,由*(隗)姓分出姮姓,或是因居于此桓山。*帝灭蚩尤后因感于蚩尤之威武就以其画像为战旗是谓"蚩尤旗″,或许与此勃皇天牛神像差不多,所以说"其所下者有兵″。后来这里的有穷氏果然出了个强人后羿,《左传》"有穷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亘亙与且近,鉏或即桓山,后羿得知冀中灵寿一带夏启之子太康荒乱,趁机发兵南下攻逐之代夏,穷石本人认为在今行唐牛王寨山,以奇石巨岩著名,上有古寨传说牛姓人曾占山为王,今人旅游开发造有一尊巨大牛像,号称"天下第一牛″,本人认为后羿迁来后名此山为穷石了,勃皇天牛神(蚩尤旗)也随之而来,后羿亦可称为牛王,留下一些牛王传说后世称为牛王寨。近代以来又传成《西游记》中牛魔王了。发源于此有条小河叫"江河″,现修有江河水库,河小名很大,江姜有关。后羿之后更以晋南陶寺城(尚书之南交)尧所派天文官羲叔子孙荒乱为由,远征攻占入主了陶寺城,但不久后羿也因荒乱又被其谋臣寒浞和徒弟逢蒙所谋杀,寒浞代立,夏庭乱亡了四十年,才由少康兴兵攻杀寒浞父子中兴恢复了夏庭。而寒浞呢,一作韩浞,《大荒西经》中有寒荒之国,笔者认为在今平山县东北部与灵寿交界的寒虎河一带,寒荒国也是一个上古冀中华夏方国,可能出自颛顼父韩流又作韩荒、乾荒,如此寒浞为*帝次子少昊昌意系。夏初后羿寒浞代夏之详情参见本人其它相关文章。

附网搜繁峙天岩山介绍资料:

天岩村的历史悠久,四千多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据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滹沱河上游先秦遗存调查报告》载,天岩村东、东北、西北有龙山、二里头、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址。自北宋以来的各个朝代均有碑记或钟识等文字记载,是繁峙县文化底蕴最深厚、记载最详实的村庄之一。

据年版《繁峙县志》,村东南50米的山前丘陵台地上,有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遗址。遗址所处地形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分布面积7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文化层、房址、灰坑等遗址。采集有泥质篮纹灰陶片和夹砂绳纹、素面灰陶片,可辨器物有豆。另外在村西50米,有一处夏代遗址。遗址所处地形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分布面积2万平方米。采集有夹砂纹灰陶片和红陶片,可辨器物有鬲、蛋形瓮。

天岩村地处五台山北麓,村南为山,村北是田。村南的山脉,名曰岩山,或称天山、灵岩山,为五台山东台支脉,主峰天崖山,海拔米。其山多为石灰岩质,因长期溶蚀和风化,天然形成了许多奇峰灵异、峻秀特立的山峰:有的状如人形,有的形如走兽。奇峰延绵,错落呼应。更有有心人称道的“十二生肖”山崖,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为晋北少见的“石林”奇观。与二十余公里外的五台山平坦的“台峰”相得益彰。每逢初春,簇簇花团点缀于沟壑之间;盛夏到来,茫茫林海中犹有尽发千帆;秋风吹至,历历在目现层林尽染;时至隆冬,皑皑白雪映奇峰蓝天。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次三经落实研究6繁峙县泰器山悬圃英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