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五行在人体中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TUhjnbcbe - 2022/8/23 22:21:00

五行学说在人体运用就是把自然界和人体组织联系起来,利用五行生克关系说明脏腑之间互相运行的准则。五行可代表万物,我们平时知道的东方木,西方金,中央土,北方水,南方火,这就是木火土金水在五行中的体现,在人体我们以肝心脾肺肾为中心。

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叫它们为“五行”。早见《尚书·洪范》记载的箕子与周武王的对话:“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滋润),火曰炎上(燃烧),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不但将宇宙万物进行了分类,而且对每类的性质与特征都做了界定。三千多年前的箕子活动栖息地在五行山,箕子在那里不仅观天象还发明了围棋,西游记中的五行山就是指这一五行山。后人根据对五行的认识,又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在“五行生克”定律上面。

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事物之间关系是相互克制的;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阳木克火,阳火克土,阳土克金,阳金克活水,阳水克木

木生火:木干暖生火;

火生土:火焚木生土;

土生金:土藏矿生金;

金生水:金凝结生水;

水生木:水润泽生木。

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刀具可砍伐树木;

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木可扎根土里;

实胜虚,故土胜水;因为堤坝可阻止水流;

众胜寡,故水胜火;因为大水可熄灭火焰;

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可熔化金属。

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五行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

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

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滴之水,北方。

五行与方位、天干、颜色、神兽的关系:

木:东方,甲乙,青色,青龙

火:南方,丙丁,红色,朱雀

土:中央,戊己,*色,应龙

金:西方,庚辛,白色,白虎

水:北方,壬癸,黑色,玄武。

中医五行通过五脏六腑联系到七窍五志等。五行同阴阳一样在人体同样指导中医临床工作,更好的说明八纲辨证。

如木性调畅,肝气也舒畅,郁则为病,治以疏肝理气。木能克土,肝病可以犯脾,未犯之前就应该先防止,已发现脾病时,则应疏肝健脾。水能生木,所以肝虚的病症可以用滋肾的方法来柔肝。其他脏病,如肺痨用培土生金法,脾泄用益火培土法,这些都是利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形成的方法,中医从来不把内脏孤立起来,而且重视内脏之间的五行关系,从五脏的生我,克我,我生,我克,四个方面而来。假如心为火那么克我者为肾之水,我克者为肺之金。脾土所克者为肾之水,能克脾土者为肝之木,所有脏腑都在遵循五行生克道理。那么五脏之气有余或者不及是什么呢?肝病可以传心,因为母病及子,木可以生火,所以肝木是心火的母亲。肝病也可以传肾,因为子病及母,肾水能生肝木,所以肾为肝的母亲,肝为肾的孩子,肝病可以传脾,因为肝木可以克土,在中医叫木乘土。脾病可以传肝,中医叫土侮木,肝病可以传肺叫木刑金也就是和侮一个意思。

五脏之间生克乘侮的生理病理变化,经常会某一脏生病时,在另一脏治疗。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那么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实则泻其子:

一般来说,实则泻其子,主要在有“子盗母气”的情况下实施。这个治法,有点类似于蓄水池放水的思维,如果直接将蓄水池挖开,自然立竿见影,效果迅捷。但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如何把握这个“度”的问题:该怎么挖,挖开多宽多深、放水持续多久比较合适,这些都是很难把握的。一不小心就会放得太多,由实变虚。

但是,如果只是打开几个阀门,就能很好地控制这个“泻”去多少的分量了。只是放水的效果相对比较缓慢而已。被打开的阀门,对于整个蓄水池来说,也可以说是“子”,这正是中医“调和阴阳”的一贯精神。

比较长常用的“泻火抑木”法,当肝气太旺,木火上炎,出现一系列头晕目眩、口苦咽干之证,此时用“实则泻其子”,通过清泻心火来达到“平抑肝阳”的目的。如肝阳上亢之证,有时候用泻心汤也能奏良效,就是此理。

虚则补其母:

相对于实则泻其子的运用,虚则补其母似乎被更广泛运用。历代医家典籍,很多治疗虚症的著名方药,都基本含有这个精神在内。

这种精神,尤其对养生之道更有实际意义。我们现代人的养生,很多人都热忱于“补益”,无论阴阳气血,说到养生就是补益阴阳气血。这样虽然可以增加体内“正气”,但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容易补益太过。比如温阳容易燥阴,滋阴容易伤阳。

但如果用“虚则补其母”的治法,则不会有这种顾虑了。虚则补其母的“补益”,有点类似于“开源节流”里的开源。也用蓄水池来说吧,如果想灌满整个蓄水池,最快速的方法自然是直接往里面灌水,可是灌满之后呢?还会不会出现再次不足?

虚则补其母的“灌水”,则是加大其水源,通过加大水源的造水量,让流入水池的水量逐渐增加,一则不会出现满溢的问题,而且这也是一个可持续的方法,基本解决了再次出现同样的“不足”的可能。这也是中医养生非常好的一个思路,和现代医学的“缺什么补什么”不同。

现代医学的缺什么补什么,确实有立竿见影之效,可是,为什么会“缺”的问题一般不在第一考虑范围内。比如贫血,是促进造血细胞自己生血比较合适、还是直接补充血液更恰当呢?相信大家都有一个衡量。

最出名的一个治法,叫做“培土生金”,比如参苓白术散。也就是指肺气不足、宣肃不力时,因为“土生金、脾属土”,通过健脾益气,从而使肺气渐渐充盈,重新恢复其功用。这就是最典型的“虚则补其母”。

五行在人体脏腑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木属于肝,因为内热而可以引发目赤羞明,肌肉属于脾,脾虚则容易形体消瘦,还有肝主风,头晕目眩都是肝风上旋的症状,我们用柔肝息风法来治疗。脾主湿,胸腹胀满,多用健脾利湿法。这些都离不开五行的作用。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特别重要,利用好阴阳五行就可以在八纲辨证中掌握更多的规律!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行在人体中与五脏六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