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
TUhjnbcbe - 2022/5/2 17:5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

河流的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里,通过某过水断面(即河流横断面)的水的体积,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的水源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河流的径流量变化是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的;以积雪融雪和冰川融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因其融雪、融冰量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故其径流量的变化是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因地下水稳定可靠,故河流径流量几乎无季节变化。

什么叫正常年径流量呢?

河流受气象气候和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各年的年径流量各不相同,其多年平均值随着年数不断增加而趋向于一个稳定数值,这个稳定数值就叫正常年径流量。

一、河流

1、如何在地图上确定河流的上下游

(1)看线条的粗细。一般情况下,河流愈下向游,汇集的水量越多,河道越宽阔,线条越粗。

(2)看入海口位置。外流河最终都要注入海洋,入海口即下游的终点。

(3)借地势高低。水往低处流,下游地势一定会低于上游,内流河的流向判断尤其如此。

2、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与河流的水源补给直接相关

雨水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形式,径流量随降水量季节变化(夏雨型、年雨型、冬雨型)而变化;季节性积雪融水易使温带和寒带河流形成春汛;冰川融水使径流量随气温变化,以夏季为最大;湖泊水对河流起调节作用,径流稳定;地下水是最稳定的补给形式,与河流水呈互补关系。

任何河流都不可能只有一种补给形式,具体看主流看一般时间。

3、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即丰水年与枯水年的变化)规律

(1)降水量少的地区年际径流变化大于降水量多的地区,因为降水量大的地区水汽输送量大而且稳定。

(2)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年际径流变化大于以冰川积雪融水或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3)平原和盆地的河流径流年际变化值大于相领的高山和高原地区,因为高原高山地区多地形雨且变量小。

(4)流域面积小的河流径流年际变化大于流域面积大的河流。因为大河积水面积大且流经不同的自然区域,各支流径流变化情况不一致,丰水年枯水年可以相互调节。我国华北及淮河流域年际变化最大,其次为东北,再次为长江流域、华南和东南沿海河流,西北内陆以冰雪融水为主,河流年际变化最小。河流年际变化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地气候的变化状况。掌握河流年际变化规律对充分利用水资源、兴修水利工程、防御自然灾害有指导作用。

4、河流含沙量

(1)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植被密度、流域地面物质的疏密结构度、地势坡度、水流量的大小等。

不同季节搬运能力不一样,借水冲沙。

(2)辩证看待河流泥沙。河流含沙量大不仅影响水质,也因为淤塞河道、抬高河床而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我国河流的输沙量一般都比较大,北方河流单位体积内的含沙量大,南方河流含沙量小。其中*河的含沙量高居全国和世界榜首,长江、海河及辽河次之,珠江、闽江等又次之,其他地区河流输沙量则较小。河流泥沙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不仅富含养分而肥沃,也是营造河流两岸沃土及河口三角洲的物质基础。

5、河流的开发、治理

(1)河流泛滥的主要原因

①河床因素(河道弯曲、狭窄),包括人为原因造成的填河造陆、建筑占用等原因,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多,在地势低平地区,河流速度慢,排洪困难。

②气候因素(降水时间集中,来洪量大),如果是向心状水系,或干支流流域在同一时期都处在雨季时,支流来洪难以错开,加剧干流洪水量。凌汛的形成,首先河流必须有结冰的条件(秋季或初春季节气温小于0℃),其次是发生在从低纬向高纬流动的高纬地区。

(2)开发、治理的一般方式

上游地区一般多峡谷,落差大,可修建水库,开发水能,调节水量。中下游河道一般比较宽深,是航运条件较好的地段,可利用湖泊、洼地蓄洪,或加固堤防、疏通河道、整治河道,裁弯取直、增加入海通道,加大排洪量等。全流域要搞好植物造林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3)河流调水需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

①调出地区水源是否充足,调水量多少,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及生产生活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如水质是否下降、海水是否倒灌、沿岸土地是否盐碱化等问题。

②调出区与调入区之间的距离长短、地形地势、地质条件,是顺地势自然流动还是抽、提水。

③工程沿线的生态保护。

6、影响航运的一般条件

(1)自然基础与气候、地形相关

水系条件:河道宽深、水流速度平缓(平原或盆地内部),水系庞大且可通航河道长。

水文条件:汛期较长、水深、含沙量低(少淤)、无冰期或短冰期,通航时间长。

(2)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提供丰富的物产和广大的消费市场。如有人工运河沟通天然河道,则进一步方便了区域内的联系。江铁路联运或江海联运,减少了客货运的中转环节,提高了运输效率,航运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国际,反过来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

(3)河道上空建设桥梁,必须考虑到河面到桥拱面的最小净空高能否让船只顺利、安全通过,因为河水在汛期上涨,净空高考虑不周到,则会出现汛期大船无法通行的情况。

7、水能开发条件分析

(1)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取决于两个条件,河流水量多少(与气候相关),落差大小(与地势地形联系)。

(2)宏观影响

对开发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养殖等),带动相关产业(建筑、旅游等)发展,扩大就业机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下游地区的防洪作用。同时需考虑淹没面积、淹没损失、迁移人口、生态破坏、土壤次生盐碱化、农田沼泽化等负面影响。

对输入地区:增加能源供应,降低用电成本,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等。

(2)微观影响

坝址选择(地质、地形、气候、淹没区、输电半径等)、水库的气候调节效益(温差、降水量、风日与风力)等。

二、湖泊

湖泊是指陆地表面由于自然或人工原因所形成的面状的较大水面,属地表径流的一种形式。

1、湖泊的类型

按照湖水性质可划分为咸水湖与淡水湖。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是里海,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湖泊,最大的淡水湖是苏比利尔湖。按照湖水的循环方式可将湖泊划分为内流湖与外流湖。咸水湖都是内流湖,只有河流注入,外流湖都是淡水湖,湖水一般都能外泻。

2、湖泊的水源补给

雨水是大多数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此外冰雪融水、地下水以及河流水也能补给湖泊。因此其径流的季节变化也与补给水源密切相关。

3、湖泊的重要价值

淡水湖是极为重要的水资源。咸水湖中往往具有丰富的化工资源。不同地区的湖泊在蓄洪、滞洪、分洪、冲淤、航运、灌溉、养殖、水能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湖泊周边的沿岸地带往往在农业开发、人口聚集、工业发展等方面也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此外湖泊及沿岸地区,作为湿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的多样性方面有着独到的价值。

三、目前河湖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水体的污染。工业废水废渣、生活污水垃圾、农业农药和化肥的污染以及航运漏油等是主要的污染源。其结果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下降,河湖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是我国重点整治的污染水域。

二是由于乱砍滥伐等人为的原因,使入河入湖沙量大增,造成河湖淤浅。加上不合理的围水造陆造田、建房、建路等。河流与湖泊分洪、蓄洪、滞洪的能力大大降低,与此同时一些危险河湖段的挖沙取泥行为,破坏了河湖的床底结构,容易引发河床两侧大规模的崩塌事故发生,并加剧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三是由于人们在河湖水源地区,不合理的截流和取水过多,以及过度抽取地下水、引灌地表水加上全球性气温升高,造成河湖水位下降,水体面积日益减小,河湖干涸的程度加大,并导致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甚至还可能引起海水倒灌,以及下游河口三角洲退化和生态恶化等问题。

四是河湖资源利用不充分,利用档次低,不仅浪费了资源,还造成了水资源的紧张。

四、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方式

1、制订有关水资源利用的法律法规。

2、加强全流域的统一管理,合理规划用水量,利用经济手段调节用水价格。

3、改变农业用水方式,大水漫灌耗水量大,浪费多,效率低,实施节水新技术,喷灌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地下防渗管道等。

4、培育耐旱品种,或改变产品类型,如天津近郊降低水稻种植面积,增加旱作面积。

5、限制耗水量大、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发展,如小造纸、小皮革、小化肥等。

6、加强污染治理工作,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7、我国*淮海平原、东北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一些低洼易涝的地方,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要“因水制宜”充分利用——“鱼塘一台田”模式、湿地保护、“三基鱼塘”模式等,地不空闲,水不浪费,实现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

8、土壤盐碱化地区,要注意避免大水漫灌,采用“引淡淋盐”(土体脱盐)、“井排井灌”(深层盐水淡化)、“覆盖”(抑制水分蒸发返盐)和“生物措施”(巩固水、盐调节效果)等基本方法,科学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

9、植物造林、种草,既需要水资源支持,反过来又起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增大空气湿润程度的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