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orusflameretardants,OPFRs)是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具有生殖*性、神经*性和潜在致癌性。随着OPFRs生产和使用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在环境中普遍检出,其*性效应及生态风险受到高度重视。钦州湾位于我国南海北部湾最北端,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尤其钦州内湾(茅尾海)是我国最大的大蚝天然苗种繁殖区。作为典型的半封闭型养殖海湾,其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但目前有关钦州湾海水和沉积物中OPFRs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尚不明晰。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张丽博士联合北部湾大学杨斌副教授,于年夏季(6月)对钦州湾近岸水体、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OPFRs进行现场调查,采用GC-MS法分析了11种OPFRs的含量,分析其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并探究了柱状沉积物中OPFRs组成与含量的历史变化。研究表明,钦州湾近岸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OPFRs普遍检出,总检出浓度分别为50~ng/L(平均值.5ng/L)和LOQs~32.3ng/g干重(平均值10.8ng/g干重)。其中,磷酸三(2-氯丙基)酯(TCIPP)、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磷酸三正丁酯(TNBP)等为主要检出单体,工业排污及航运是该海域OPFRs的主要污染来源。柱状沉积物中OPFRs的总检出含量为1.2~18.6ng/g干重,其化合物组成与表层沉积物存在一定差异性,磷酸三苯基酯(TPHP)检出含量显著高于表层沉积物。沉积柱不同深度层中OPFRs的含量反映出近年来钦州湾OPFRs污染输入加剧,尤其是TNBP和TPHP。尽管OPFRs单体对生物风险较低,但钦州湾近岸水体中OPFRs总浓度对生物具有相对较高的生态风险,需要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