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简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屠宰废水处理与回用的工艺研究及设计
TUhjnbcbe - 2021/11/2 8:04:00

摘要:针对屠宰废水有机物、悬浮物、氨氮等组分浓度高的特点,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MBR为主体的废水处理工艺,部分出水通过RO系统处理后回用。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可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92)一级排放标准;经深度处理后,回用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许丹宇1,2,石岩2,刘晗2

(1.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2.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天津)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屠宰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大量的血污、皮毛、碎骨肉、油脂和内脏杂物,其COD、BOD5、氨氮、SS等指标浓度均较高,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由于受生产过程的影响明显,其水量水质波动较大,对后续设施的稳定处理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屠宰废水常规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AB+ABR、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UASB+CASS、水解酸化+SBR等组合工艺。笔者提出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MBR为主体的废水处理工艺,部分出水通过RO系统处理后回用,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1

废水处理系统

1.1背景概况

天津某肉类食品集团是一家以生猪屠宰、加工及肉制品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国有企业。其生产废水排放量达m3/d,主要来自圈栏冲洗、淋洗以及屠宰、洗肉、加工、冷冻等环节,污染物包括血污、碎肉、油脂、蛋白质、脂肪、畜毛等,是典型的高浓度易降解有机废水。

1.2废水水量及水质

考虑可能产生的不可预见废水量,设计处理量为m3/d,其中m3/d进行再生回用。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经处理后出水水质需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92)一级排放标准;污水经深度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后,回用于厂区作为洗涤和锅炉补给用水。

表1设计进、出水水质

1.3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1.3.1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图1。

图1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1.3.2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①调节池

1座,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为20m×16m×5.5m,水力停留时间为10h,设置潜流泵3台(2用1备);由于肉类加工废水所含的碎肉、血液等物质容易腐败发出恶臭,调节池设置加盖,并设计穿孔管曝气,进行预曝气,以防止碎肉等杂质腐败发臭。同时设置通风、排风及除臭设施。

②气浮池

2座,碳钢防腐,尺寸为8m×2.4m×2.0m,水力停留时间为20min;调节池出水仍残留大量的粒径较小的分散油、乳化油、绒毛、细小悬浮颗粒等杂物。设置混凝气浮除去废水中杂物,以保证后续厌氧等处理单元的稳定运行。

③水解酸化池

2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为12m×5.5m×5.5m,水力停留时间为4h,内置YDT弹性立体填料m3,2套SJBS-Ⅰ排泥系统,池底设有大阻力布水管。

④生物接触氧化池

2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为12m×5.5m×5.5m,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内置YDT弹性立体填料m3,池底安装PVC-U微孔曝气管,气泡小、均匀,溶气效率高,配有供氧风机3台(2用1备)。

⑤辐流沉淀池

1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为15m×5m,水力停留时间为4h,采用辐流沉淀池。

⑥MBR池

1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为7.5m×4m×5m,水力停留时间为10h,设计采用帘式膜。膜片的膜面积为12m2/片。反应器内设置曝气系统,气水比为20∶1;供气通过管路从池底进入,空气形成微气泡向上升增加溶氧时间。

2

系统调试与运行

2.1系统启动与调试

该工程建成后进行工艺启动与调试。由于肉联厂废水具备培养活性污泥所需的菌种和营养物,因此调试阶段采用同步培养驯化活性污泥的方式,接种污泥为该企业所在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含水率为85%。水解酸化池污泥投加浓度为10g/L,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泥投加浓度为6g/L。开启鼓风机曝气,同时开启沉淀池至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的污泥回流系统,先闷曝3d不断调整进水时间并逐渐增加进水量,28d后增加进水量至0m3/d,此时取样观察,泥水界面清晰,上清液较清澈,污泥呈*褐色,污泥沉降比(SV)为30%,此时污泥驯化基本完成。之后20天逐渐增加进水量至m3/d,运行稳定后取泥水混合物样品观察,污泥沉降速度较快,镜检发现存在大量的菌胶团、累枝虫、钟虫及极少量线虫。通过污泥性状、生物相及出水水质判断处理系统运行良好,系统接种驯化完成并进入运行阶段。

2.2系统的运行

污水处理站建成正式投产后,经调试系统运行稳定,出水及回用水水质稳定达标,且部分指标优于《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92)一级排放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表2为运行期间多次取水监测结果的平均值。

表2各单元的处理效果

该系统中部分出水通过RO系统处理后回用,用于圈栏及车间的冲洗、淋洗。

2.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整个工艺运行电费包括废水达标处理段和再生回用段两部分,其中废水达标处理段电费为0.62元/m3;再生回用段(RO系统)电费为2.32元/m3;气浮池与二沉池药剂主要为PAC,PAC投加费用为0.13元/m3,人工费约0.08元/m3,其他费用(如维修费、设备折旧费、行*管理费)为0.07元/m3,单位处理费用为0.9元/m3,单位再生水处理费用为3.22元/m3。

3

结论

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MBR组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出水水质可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92)一级排放标准;经RO系统深度处理后,回用水水质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该组合工艺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单位水量处理费用为0.9元/m3,单位再生水处理费用为3.22元/m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屠宰废水处理与回用的工艺研究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