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8/9 12:19:00
夏季,是雨水量最充沛的时节。近几年的夏天,雨水格外充足,极端强降雨的来临甚至成了许多城市的“夏日必修课”。今年的暴雨红色预警,从五月就开始拉响,遍布各大省市,敲响夏季暴雨来临的警钟。一直以来,受季风和地形差异的影响,我国在夏季的时间段降雨量巨大。而河南临近*河,由于不稳定的汛期,极易发生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7月17日,台风“烟花”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双重施压,使河南地区普降暴雨。有人计算,降雨强度相当于一小时内给郑州倒了个西湖。这一天,许多市民还没有在大雨中缓过神来,郑州就沦为了暴雨中心,被天灾裹挟。城中主干道的积水越来越深,围墙倒塌,车辆破损,断水断电。一时间,数百名群众被困地铁,医院重症病人危在旦夕,社交网络上充满了求助信息……应急和消防人员的出动,善良市民齐心协力的营救,让大部分无助的群众脱离了险境。不幸的是,也有一些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噩梦中,没能熬到生命最后的关头。还有一些失联的人,希望他们都还平安。暴雨无情,人间有爱。我们在伤痕累累的城市中,依然捕捉到了人间温情。便利店免费开放,提供免费的基本物资,医护人员、记者第一时间身赴险境,还有身边勤勤勤恳恳转发朋友圈的普通人,各尽所能。全国各地的支援力量也纷纷抵达,救援视线由郑州向周边市县扩散。在可预见的未来,灾难会过去,城市生活也大概率会恢复原貌。然而亲身体验过这场暴雨带来的恐惧的人们,他们受到创伤的内心,却难以平复如初。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目击或者遭遇巨大的损失或生命伤亡,可能会使人出现短时的心理障碍,比如急性应激障碍。也有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创伤,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可能会因为一些声音或场景联想到灾难发生时的场景,从而感到痛苦。有学者调查过唐山地震亲历者,发现经历过强震的人在多年后,依然比正常群体有更高的患心理疾病的概率。需要心理援助的,也不仅仅是直接遭遇灾害的人。知道自己的亲友身处险境的人,进入灾区营救,目睹家园被摧的志愿者,以及身处异地,焦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