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年初发布,到《“十四五”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和《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酝酿出炉,顶层设计文件接踵而至,释放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的信号。
业内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一轮水污染治理大幕已经开启,不少龙头企业正在加速抢滩巨大的水治理市场。
新一轮水污染治理大幕开启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推进,我国治污效果明显。但不容忽视的是,全国范围仍有10%河流水质为劣Ⅴ类。数据显示,我国28%的湖泊处于富营养化,国家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Ⅳ类和Ⅴ类占比高达85.7%。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的信号持续释放。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包括到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等。国泰君安研报认为,这份文件明确提出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的近期目标,巨大市场空间加速开启。
“水环境风险不容忽视。企业生产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频发,一些地方底泥污染严重,对环境安全造成隐患。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居高不下,成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