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简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虹rdquo讲
TUhjnbcbe - 2020/11/17 13:32:00

中国是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部分地区的水污染问题更是加剧了水资源的稀缺。这对生态系统、食品供应和公共卫生都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面对这一现状,国家开始重拳出击治理水污染问题:年10月,环保部、发改委、水利部联合印发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定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也于年1月1日生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行业对水环境灾害与面源污染防控的研究及成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的研究成果以及案例分享吧。

前情回顾

年9月18日下午,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环工学院承办、校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虹”学讲堂第讲在校本部东院伯声报告厅顺利举办。贺斌博士作了题为:“滨岸带水环境灾害与面源污染防控研究及案例分享”的报告。我校相关学院共计余名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贺斌博士本次报告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研究背景-中国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2)研究意义-面源污染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性

(3)模拟评估-集成监测-模拟-预测系统

(4)治理技术-水体水质改善生态环保技术

(5)研究案例:陈庄美丽乡村建设与环境治理

贺斌教授

研究背景-中国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13.3亿总人口中有9.3亿分布在村镇;其中镇乡建成区人口为1.67亿,村庄人口约为7.63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高,但农村的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脏乱差”现象对人群健康的存在威胁。

环境质量提升面临诸多难点:

1.分散性和隐蔽性

面源污染随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气候、天气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排放的分散性导致其地理边界和空间位置的不易识别。

2.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降雨量的大小和密度、温度、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化学制品(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和对水体的污染。

3.不易监测性

由于面源污染涉及多个污染者,在给定的区域内它们的排放是相互交叉的,加之不同的地理、气象、水文条件对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影响很大,因此很难具体监测到单个污染者的排放量。

4.区域性明显

气候、地形、人口、生活方式等使得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在发生方式,单位负荷量,迁移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及产生原因主要表现为南北差异。南方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农业耕作精细、畜禽养殖发达。面源污染以平原河网、库(湖)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生活、养殖、农田排水为主要负荷来源,人均用水量大。

北方相对干燥,河流水量小,雨热同期,面源污染发生多随降雨侵蚀产生,冬季少发,农田侵蚀、养殖废弃物为主要负荷来源,人均用水量少,温度限制作用明显。

讲座现场

研究意义-面源污染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性

量化集水域开发下非点源污染的输出,解决水源地水质与流域营养盐输出之间的定量关系是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的重要环节,对于流域水质保护十分重要。

1.集水域开发对水源地的影响

流域开发强度的加剧导致的水库水质恶化问题已成为人们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虹rdquo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