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魅影(十)
一条窄窄的小河边,并排搭着一长串大大小小参差不齐低矮的茅草屋。茅屋的房顶用稻草搭盖,墙身用稻草和稀泥糊成,当地人称之为禾秆屋。这种禾秆屋既遮风又挡雨,更重要的是它不用花钱,适合贫苦人家,而且所有材料都可就地取材,简单方便。这种禾秆屋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很普遍,凡是穷苦人家都住这种茅屋。可是这种茅屋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容易失火——只要一间茅屋着火,很快便会祸及左邻右舍。如果扑救不及时,火势很快便会把附近的茅屋都烧光,弄得家破人亡。所以茅屋都紧挨着河边,一旦着火,扑救起来也容易得多。所以,这种靠近水边的茅屋也因此被六叔公讥之为“疍家佬住疍家屋”。
河边一间破烂小茅屋便是水莲母子的家,她家里没有男人,这小屋子还是乡亲们合力帮忙搭起的。屋里边没有什么家什,只有一张用几块破船板拼凑的床。床头顶着一个用瓦片加上河泥糊成的炉灶,上面放着一块只剩下半边的破铁锅。茅房内被炊烟薰得乌黑,屋顶垂下一条条烂禾秆,上面沾满了墨黑墨黑的烟灰,像一条条倒挂在屋顶的毛毛虫。风一吹,烟灰就像下雨般往下飘洒。
傍晚,水莲煮了一些稀粥,里面放了点蚬肉野菜,加上两个在地里挖的野蕉芋,便是一家的晚饭了。她招手叫亚旺回来吃饭,正在河边玩水的亚旺连蹦带跳跑回家。他看了看锅里的饭菜便嘟着嘴不肯吃。水莲连忙哄道:“亚旺乖,快吃吧,等妈赚到钱,让你吃顿饱饭。”
“妈,为什么大财主冯添家每顿都吃饱饭,而我们家每顿都是野菜粥?”
“真是傻孩子,人家冯添大把钱又有势力,当然每顿吃饱饭啦。”
“妈,冯添家有几条大黑狗,他们每天都用猪肉、鱼喂狗,我站在远远都能闻到猪肉和鱼的香味,真的好香好香啊,我真的好想等狗吃饱以后离开,我就把剩下的拿回来吃。可是还没等我走近,那大黑狗就朝我凶狠地叫。”
“乖,等妈有钱,也买猪肉给你吃。”说到这里,她偷偷回过头去抹了一把眼泪。
哎……还说什么鱼、肉,连这煮粥的一小点米,都是她早上四点钟便要赶到海心沙的“无管农场”去求骚鼠四安排干活,这才挣回的三两米。有时候排队等活做的人多,轮不到她时连这一点米都没有了。
这时候,亚旺想起在大榕树下张贴的告示,便说:“妈,明天学馆要招收学生了,我也要去读书。”
水莲一阵心酸,饭都没得吃,怎会有钱去读书呢?望着孩子渴望的神情,她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唉,穷人生来就是命苦啊……
亚旺正说得高兴,一抬头看见妈妈满脸是泪,他小小年纪也开始明白了:我们家里穷,没钱读书。他一下子扑到妈妈里,“妈,你不要哭了,我不读书了。读书有什么好,又不能当饭吃。”
他一边替妈妈抹眼泪一边说:“等我长大了赚好多好多的钱,也买鱼买肉,吃剩了也拿来喂狗。”
这时候,水莲终于忍不住了,她把亚旺搂进怀里,放声痛哭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学馆门前便聚集了一大群人,都是些村里头有钱有势和地主富豪。他们拖着自己的孩子到学馆来报名读书,那些孩子们都穿着新衣服,蹦蹦跳跳的显得异常高兴。
李超然和苗玉秀站在门口迎接他们,放眼望过去,显然都是富家子弟,他们的眼里不禁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悲哀。
李超然把孩子们带进教室,一一登记姓名,然后照例摆上孔子圣像,让他们在圣人面前拜了师。编排好座位后,他便教起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有一个光光的小脑袋每天都在教室外偷偷向里面张望。李超然开始也没在意,后来时间长了,他便觉得有点奇怪。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