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东方时空,陇南发布
8月17日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降雨增大
南北两山多处发生暴洪、滑坡及泥石流
白龙江水位暴涨
8月17日15时至16时
陇南市文县石鸡坝镇上坝村水磨沟发生泥石流
形成堰塞湖
堰塞体宽米、长米
目前,在水流作用下堰塞湖已打开约80米泄水口
据国家应急广播凌晨2:29分消息
石鸡坝镇水磨沟村泥石流确定有48人受困
陇南市武都区降雨增大
危险区域群众紧急撤离
8月17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降雨增大,南北两山多处发生暴洪、滑坡及泥石流,白龙江水位暴涨。为了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陇南市抗洪救灾指挥部紧急通知武都区将居住在南北两山泥石流沟附近及白龙江沿岸等危险区域的群众紧急撤离。
最新追踪:
文县泥石流灾害堰塞湖泄水口已打开
据甘肃省应急厅消息,8月17日15时至16时,陇南市文县石鸡坝镇上坝村水磨沟发生泥石流,形成堰塞湖。堰塞体宽米、长米,目前,在水流作用下堰塞湖已打开约80米泄水口。
文县将两所学校紧急征用为应急避难场所
关于将城关中学、城关二小
作为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紧急通知
城区群众:
经县政府决定,临时征用文县城关中学、城关二小为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请城区需要避难群众步行前往城关中学、城关二小临时安置。
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年8月17日
17日,甘肃省长江流域白龙江支流白水江发生大洪水。17日17时,白水江尚德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立方米每秒,洪水过程仍在持续。
记者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8月10日以来,甘肃省东南部迎来强降雨天气,降雨现已持续一周,白水江流域发生流域性洪水,部分地区出现泥石流。碧口水库水位一度超过米,超汛限水位7米,水库持续泄洪。
尤其14日以来,新一轮强降雨与上轮降雨间隔短,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土壤接近饱和,降水直接形成径流。目前碧口水库入库流量超过立方米每秒,经水库拦洪削峰,下泄流量为立方米每秒。
连日来,陇南、天水等地开展防汛抢险救灾,转移危险地段的群众。江河洪水预警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持续开展。
甘肃省水利厅介绍,8月10日以来,降雨已造成陇南、天水等6个市州40.2万人受灾,水利工程直接经济损失大。
陇南市下发两条紧急通知
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进一步做好汛期住房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省驻陇南有关单位:
近期,陇南市接连出现强降雨过程,造成部分群众房屋倒塌损毁、地基下沉、房屋倾斜、室内进水。目前强降水还在持续,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做好汛期住房安全工作,现就有关事宜紧急通知如下:
一、全面排查住房安全隐患。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实时研判,健全预警机制,全面细致开展住房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对位于临山、临崖、临渠、临河的房屋和易引发地基塌陷、滑坡泥石流掩埋、房屋水淹等危险地段的房屋进行全面排查,对已出现的地基下沉、倾斜、滑移、水淹等风险的房屋,要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现场处置,坚决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二、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生活。要按照边排查、边处置的原则,一旦发现房屋存在安全问题,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清除安全隐患;对随时有倒塌危险的房屋,要立即强制群众撤离;已出现房屋受损、倒塌,群众无法居住的,要积极进行安置,将受灾群众安置到安全场所居住,提供好食品和衣被等生活用品,并做好心理安抚工作。特别要注重排查单独居住的农村孤寡老人、五保户、低保户以及城镇危旧房屋中的城镇低收入家庭等特别困难的群体,做好妥善安置工作。
三、加强对危房的处置工作。灾情过后及时对农村房屋、城镇居民住房、办公及商业用房等受损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建立明细台账。针对不同类别的受损房屋,理清靠实安全责任主体,加快鉴定、拆除、加固、维修、重建工作进度,尤其对房屋受灾影响住房安全的群众,要采取灾后重建、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多种措施,确保住房安全有保障,不影响全面如期脱贫的大局。
四、强化汛期值班值守。要督促乡镇、社区认真落实防汛值班和24小时领导带班、专人值守制度,乡级领导要包抓防汛重点村,乡镇干部要驻村蹲守,根据雨情汛情变化情况,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