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简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云南建水,素有滇南邹鲁之称的一座小城,宜
TUhjnbcbe - 2025/3/26 20:08:00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小胡来了

地理位置: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

总体评价:素有滇南邹鲁之称的一座小城,自然条件优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文化气息浓厚,宜游宜居。

亮点:生活节奏舒缓,美食荟萃

缺憾:交通略有不便,教育和医疗配套水平一般。

我在暮色四合的时候踏进朱家花园,那个时间,游客已经散尽翰林街上家家都挂起了灯笼,红色的光晕也斜斜地照着朱家花园的金字匾额门侧玉洁珠辉文贵重,水流山润地光华的抱柱楹联,隐隐透着几分大家之气

这座曲折幽深的中国式庭院,建水古城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如今已经改建成了一座星级酒店夜晚,若非投宿,是不允许游客进入的我便假借看房,央求保安放我进去。但我想,实际上那个笑容憨厚的中年男人应该早就看穿了我的小九九却故意不去戳破,不然,他又怎会不通知总台而任由我在里面逗留近一个小时?

恰逢淡季,住店的客人很少,梅馆、兰庭、竹园、菊苑这些客房都空着。想想,这样一个苍穹像深色琥珀一样的夜晚,一个人在占地2万多平方米,院园相套有着42进天井的深宅大院中游弋,那不是梦游又是什么呢?

实际上,这号称“滇南红楼”的朱家花园,本身就是一梦且这梦里几乎全是男人们的权谋政治,而看不到一丝大观园里的委婉、儿女情长。

朱家花园始建于光绪时代,衰败于年,期间因三次被抄没而不得不修修停停,直到年才完工。前两次遇险,朱家尚能侥幸峰回路转得以保全最后一次终成大结局。实权派龙云痛下杀手将“滇南王朱朝瑛一家处决的处决,放逐的放逐,到年朱朝瑛客死他乡,朱家就真的成了过眼烟云。

夜晚的朱家花园,除了空寂还是空寂,天井内半明半暗,花园里微露湿膝影影绰绰之间让人不禁有些忐忑。

而到了白天.光天化日之下,一切又过于坦荡,虽院落层出,巷道迁曲浮雕精致楹联儒雅,但小品景观皆唯余空壳,再加上翻修痕迹过于明显,亭台楼榭倒像是某处闲适光景里的公园一般。

朱家花园所在的翰林街,原先叫建新街十多年前那起著名的“建水古城拆古建造仿古街”事件就发生在这里,后来,涉事官员悉数倒台,而当年的那些“钉子户们依然平静地生活于斯。—一幸亏有了他们的拼死抗争,现在的我们才能看到张家、孙家、高家、米家、喻家、胡家、余家、刘家这些清式滇南风格的民居精品可惜,翰林第、大夫第被不同程度拆毁,进士府则被全部拆光,而“临安春秋”仿古步行街,最终还是在翰林街上崛起了。

走进朱家花园附近的一处老宅,正遇上刘妈妈坐在南厢房的小凳上吃早餐,一碗米线,几粒青白葱花,“姑娘,你咯是吃过饭了?要不,我再咯你煮一碗?”我笑笑,摇头,刘妈妈变硬塞给我一把花生。

后来又在红井街、永宁街、小西庄如意巷一带走了走,才发现,其实这才是真实的建水气质吧。寻常小巷,小巧民居,居家味道,家长里短隐隐透出的几许书卷气,不过是百年生活底色的延续而已。你看小巷中那些名叫绞车井大板井、小板井的古井,青石砌成的井台上,每一道勒口都深达寸许每一天前来淘米、洗菜、挑水的人络绎不绝,也有用水车的把水拉到城中老虎灶上烧开来再以几毛钱一壶的价钱出售,街坊们则拎着空暖壶来提着满暖壶水去优哉游哉。

出了翰林街,沿临安主街一直往西,有当地人熟知的大考棚,一面白墙上学政考棚”四个字非常醒目,另一面,大大一个“字,旁边一张榜单是明至清末获取功名的书生名单,密密麻麻,上面足有好几百人姓名不远处是文庙,每年9月的祭孔大典据说很有气氛,不过我没有赶上。文庙有一尊孔子塑像、原本额头是像南极寿星一样突出的,经不住千万只手的抚摸如今居然已经凹下去一块。原来,有那么多人想借此沾一点圣人气想想还真是有趣。相比之下,武庙可就破败冷清到了极点,沿着武庙街一直走到头,看到一处破落木门楼,斑驳院墙上挂一个“建水县剑川木雕工艺厂的牌子走进去大殿已成厂房,里面凌乱地摆放着几台小型机床和散乱五金器具,一个男人正仰在躺椅上悠闲喝茶头顶房梁上,“亘古完人”的牌匾已经黧黑。

晚上一个人跑到朝阳楼上的茶馆里去听建水小调。朝阳楼,如今是建水古城的地标,每天早上,城墙根底下一字排开的鸟笼和晚上拉着三弦唱歌的老人,都是建水古城闲逸生活的写照。

而这建水小调,又被称为“沙悠腔”——沙悠者,红薯是也可见建水小调有多乡土多民间。那是一种儿化音极重的小曲老公不叫老公叫老信儿老婆不叫老婆叫老妈儿…茶馆古香古色,老板李勇也坐在茶桌前,和几个朋友一起喝茶听曲,茶客不多一盘瓜子,一杯清茶,靠墙一座小戏台几个清秀小女孩,现场伴奏,原声清唱,没有话筒,歌声婉转,极富原生态气息。

歌舞散罢,特地绕到翰林街上的金临安,已是临近散场时间被婉拒入场于是索性两手揣进衣兜,在街灯零落的大街上漫行遇到烤豆腐摊儿便停下来吃上几块,胀鼓鼓的豆腐蘸上这里独有的辣酱油,吃得滋滋有声方才惊觉原来如此市井生活,才是真的建水。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建水,素有滇南邹鲁之称的一座小城,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