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朱家花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翰林街16号。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乡绅朱成章、朱成藻兄弟及子侄朱朝琛、朱朝瑛等两代人,前后历经三十余年不断增修和扩建,于清宣统二年(年)最终建成。建筑坐南朝北,占地2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建。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朱家花园是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被誉为“西南边陲大观园”。
朱家花园就位于建水古城翰林街中段,是一组规模宏大、具有滇南特点的清代民居建筑。其集家族祠堂、住宅和私家园林为一体的宅院。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前后历经三十余年,于宣统年间终告落成,是云南省首屈一指的私家园林。朱家花园雕梁画栋、精美高雅。整个朱家花园,无论是窗棂上、壁面上、门扉上,还是水池边石栏上,字画随处可见。中门后的一道透空花墙拱门,正上方的“循规蹈矩”和背面的“谨言慎行”八个大字,貌似也是挺有家风的一个家族。层出叠见的院落里,各种木门花窗、画轩雕栏,让人赞叹不已。也可说是充满了书香气的大宅院。但朱氏家族确是清末民国滇南地区一个地方豪族,其家族在当地威势与大宅院书香之气极其矛盾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朱氏家族的这百年兴衰史。
朱家家族祖籍湖南,明洪武年间流徙到云南建水。原来一直都是普通平民,数代人经营茶叶、丝绸等。清同治年间至朱广福一代开始涉及锡矿业,家族开始兴旺发达。而后朱广福孙朱朝琛中了举人,授贵州桐梓等县知县。尤其朱朝瑛(朱成藻之子)也中了进士,得受广东补用道,朱朝瑛遂成为朱家的核心人物。自此朱家家业更丰,至清光绪时朱家已经成为叱咤滇南黑白两道大家族。
但清末民国年间朱朝瑛一系列骚操作,让朱氏家族家产两次被抄,最终衰败!朱朝瑛因资助以周云祥为首的“反清仇洋”矿工起义被官方通缉而流亡日本,家产第一次被抄。多年后朱朝瑛重返建水,受广东都督龙济光之托,招募新兵。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朱朝瑛联络革命党人策动驻防建水的新军向临安府进军,攻占了临安。次日成立以朱朝瑛为都统的南防军政府,并被云南省军政府授为中将,这也是朱家花园又名“中将第”的来由。辛亥革命后,朱朝瑛被选为国会议员,前往北京出席首届国会,因国会被袁世凯解散,又转至广东投靠军阀龙济光。
而朱朝瑛在接下来一个站队成为其人生最大污点并导致朱氏家族最终衰败。年12月,袁世凯自称“洪宪”皇帝,蔡锷、唐继尧在云南首先发动护国起义。朱朝瑛与其子朱映椿选择逆流附袁,但均被护国军击败。战后清算时朱氏家产再次被抄没,直到年唐继尧始发还其家产。年龙云控制云南,其部将与朱氏家族发生激烈冲突,朱朝瑛及朱映椿均被俘入狱。后来朱朝瑛被家人接出,忧愤而死,朱映椿被处决。至此,这个搅动滇南辛亥风云朱家家道衰落,其两代人兴建大宅院随之荒芜。解放后,朱家花园被收为公产。后经全面修缮后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朱家的兴衰沉浮已成为历史,留给世人的,是这座令人神往的"滇南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