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芒果旅行日记:云南中部有个千年古城,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民族风情浓烈游客少。
今年3月,我计划从抚仙湖到建水时,有网友推荐我去通海走走,说那是个没有商业化,安静游客少又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当时已决定去建水所以没去成通海,但是心里一直记着那个地方。
后来在滇南转了一个月,去了蒙自、河口、普洱、西双版纳,又返回建水,计划从建水前往大理剑川时,想起之前网友推荐的通海,查了下,距离建水非常近,又有直达丽江的火车(丽江有直达剑川的班车),便决定去通海转转。
到了一看,果然安静游客少。通海,唐代南诏国时设镇,宋代大理国时置郡,元代建县,明清时期有文武举贡余人,因此被誉为“礼乐名邦”,是一个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地方。
第一天去了古城转悠,行人基本都是本地人,游客非常少,里面的一条小巷子里还有个菜市场,很多人在摆摊卖菜,很多美食小吃店,价格都不贵,味道也好。卖菜的几个阿姨看见我在拍照,还大笑着拿起他们的菜给我拍。
第二天去了秀山历史公园,之前在网上查询门票好像说要五六十元,但是我去时只要10元,好像是调整过了,瞬间觉得自己赚到了。秀山上有众多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牌匾、古树,都保存完好,古色古香,环境安静清幽古树参天,游客也不多,当时坐在清凉台里,觉得要是能在这住几天该多好。
傍晚到杞麓湖边看夕阳西下,看渔人垂钓,沿着马路回县城,两旁是一望无际的蔬菜地,菜农们在种菜、喷药、收割、装车,这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通海是云南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
所以在县城外,在乡镇里随处可见大片大片的菜地,种植着不同品种的蔬菜。
第三天去了云南唯一的蒙古族乡兴蒙乡,了解了一段尘封百年的蒙古族历史,据说这里的蒙古族是跟随忽必烈攻打大理国的蒙古骑兵后代,后来明朝消灭了元朝后,开始清扫云南的蒙古族人,于是他们躲在通海的兴蒙乡隐姓埋名,几百年过去了,他们从牧民到渔民,再到农民,生活习惯、语言、服饰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们才重新恢复蒙古族身份。
第四天上午去了纳家营村,一个回族村庄,相传他们是跟随忽必烈的蒙古骑兵过来的回族人的后代,他们在此生活了几百年,依然保留着很多他们的民族习俗,走进纳家营,觉得自己才是少数民族,这里原汁原味的回族风情、氛围非常浓烈,总觉得自己好像到了西北地区一样。
第四天下午去了距离县城6公里左右的三圣宫,看高应美大师的“天下第一雕”——六扇格子门,三圣宫里面没有人看守,可以乱转,但是如果要格子门,则要门票10元,另外手机拍照10元相机拍照50元,这是通海我觉得比较“商业化”的一个景点了,当然格子门确实非常精美。所以如果对于文物古迹类不感兴趣的朋友倒是不用特地到这里走一趟。
通海,一个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古城,背靠秀山面临杞麓湖,是个安静游客少的地方,如果喜欢人文喜欢体验风土人情喜欢小众景点的朋友,不妨去走走~
作者简介:芒果,女,广东人,喜欢旅行(不是富二代,旅行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努力工作挣得),去过泰国、马来西亚仙本那、尼泊尔、越南等国家,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山西、天津、北京、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陕西、海南、福建、江西等地方。
图文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