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ww.znlvye.com/□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胡春娜农历新年的味道还未散去,又传来喜讯——郑州获得-年度美好生活指数最高的10个省会城市之一。这是一个来了都说“中”的城市。作为中国历史的腹地,南来北往的人群和贸易,让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商业繁华、活跃;气候四季分明,社区和公园相映成趣,满足了人们对美好居住环境的想象;城市的“头衔”不断增加,从刚刚闭幕的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传来消息,郑州市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常住人口突破千万,跻身“世界城市强”“亚洲城市50强”……从某些角度来讲,讨论郑州,就是在讨论河南。在时代的浪潮中,郑州再次踏着鼓点节奏,向着幸福出发。幸福生活二三事曾经有记者走在街上,随机采访路人:“你幸福吗?”很多人都回答:“幸福!”当再次问道“幸福感”从何而来,大家的回答又各不相同。的确,幸福感很难界定,它是一个非常个体化的概念,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同一座城市里,收入高低、不同学历、年龄差异的人,对幸福感的体验也是不同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郑州入选“美好生活指数”最高城市之一,实属不易。掰着指头来看,这座中部城市,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人人熟知的李商隐、白居易、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大量诗篇,少林寺、嵩阳书院、商城遗址让国内外游人赞叹不已,就连一些民间小吃也“俘获”了很多外地人的心。近年来,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宜居宜人……正因为如此,人们感到幸福也是合情合理。采访对象中,阿来相比其他人更喜欢这个城市。先前在老家开了一个小店,勉强能糊口,日子安逸。倔强的她,认为自己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于是来到郑州,加盟了一家服装品牌,日子紧张而忙碌。驾车行驶在繁华的街道,听着都市广播,看闪烁的霓虹灯,周末去万达或大卫城购物,或者和朋友去公园散步。大都市的繁华,有品质的生活,更好的就业环境和机遇,让她深深迷恋这座城市。老郑二十多年前带着家乡的几位亲戚从潮州来到郑州。“虽然都是‘州’,但是生活习惯、人与人的相处方式却有着典型的南北差异。”老郑说,初来乍到,听河南人的方言都是一个调儿,而且嗓门大,但是河南人的性格直爽、朴实诚信,让他的生意也很快开展起来。现在,孩子在家门口上学,父母与自己住在同一个小区,门口的地铁可以让他准时到达公司。“这种理想的生活圈,源于城市发展,为我的个人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老郑说。“城市是个筐,什么都能装。”一个城市,幸福感的组成由很多要素,如收入水平、生活成本、教育、医疗、环境、交通、气候等。有哲学家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漫步郑州的大街小巷,从中寻找美味餐厅,尚未被发掘的书店或商店,陌生人的一次举手之劳,路边一角的水果小店,处处充满喜悦与享受,公交、地铁、出租车、共享单车让人们有更多的出行选择,便捷与舒心并存……都市的活力吸引着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舒心宜居故事多郑州,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每个季节的城市模样都有所不同。春赏花,夏观荷,秋踏叶,冬煮雪,想要的生活,这里都可以找寻。曾经,“逃离大都市”成为热点。有人列出大都市的种种不是,一些人随之产生共鸣,“压抑”“苦恼”等成为城市生活的代名词。相比之下,“故乡”“乡愁”成为精神慰藉。年前,与几位老友聚会,聊到这个话题时,一位在大学里任教的朋友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乡村”的生活方式都在改变,“一线”“二线”的界线也在发生变化。去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出炉,除了北上广深是“老一线”,郑州跃升为“新一线”。这意味着,城市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日常的“容器”,成为精神寄托的“磁场”,有舒适的生活方式,有安定的发展空间,有期盼的理想未来。曾经的一位采访对象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杂志社实习,晚上翻朋友圈,看到他拍摄的图片:两位年轻女孩站在街头等红绿灯,微风吹起了她们的长发,笑靥如花。有人评论“最美街拍”,他则回复“遇见美好”——这就是,生活里最细小的美好。一座城市的休闲空间和交通出行方式,是展现人居友好的窗口。如今的郑州,街道干净整洁,绿化错落有致,街与街的交会处,社区旁,购物中心门前,都有绿地、花园或小广场,能成为人们身边的休闲场所。地铁、公交、BRT,多层次的交通网络提供公共优先的出行方式,方便快捷。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的廖鹏,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年少时就从老家信阳出来闯荡,生活、工作中遇到很多帮助他的人,让他最终决定在这里安居。“我每周出差一次,听起来很辛苦,但是郑州的交通四通八达,几乎都是高铁出行,省内都是当天去,当天回。”廖鹏感慨地说,生活和出行都很方便,日子也是越来越舒心了,周末,开着家里的小汽车“浪漫出游”,因为周边很多地区都免高速费。“这是我的幸福,一个普通上班族的幸福。”纵观这座城市,四通八达的地铁和高架桥,漫步街头,越来越多的24小时书店和便利店,宽阔的马路,精致的饭馆,时尚的购物店……城市生活的舒适感,融合出我们的美好生活。心安之处,就是故乡。精致的生活方式、深厚的历史底蕴、方便的社区网络、多样的民俗小吃,什么会留住你?异乡的人觉得生活丰富、便捷,小区的保洁大姐因为工资待遇高,毕业的大学生认为就业机会大……城市繁华与美好生活是一脉贯通的,无论因为哪一种理由而选择留在大都市,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活力育生机当人们在谈论郑州,我们要谈论什么?当然是河南。从郑县到郑州,从中部省会城市到中原城市群,再到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发展也是意味着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崛起,同时也体现着河南人奋斗拼搏、敢于争先的时代精神。时光是最好的见证者。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一时间“都市圈”成为热词。2月22日,郑州举办论坛,30多位专家以郑州为蓝本,“大话发展”。在一些兄弟城市的眼中,郑州无疑是我省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中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硬核”之一。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日新月异、快马加鞭的郑州,值得被赞赏,也值得被拥抱。在郑州东站采访,遇到了从西安来郑州洽谈业务的戚先生。三年前,他乘着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东风”,做起了物流。“郑州物流的‘蛋糕’越来越大,相关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多,我就是受惠人之一。”他高兴地说,随着城市经济的增强,许多城市在人才、物流、科技等方面争抢“C位”,河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奋发向上的努力,相信未来能带动更多像他一样的人来这里创业、贸易。厚重的历史,代表过去;无限的生机,孕育未来。省社科院有关专家认为,近年来,我省的成绩有目共睹,利用区位、交通、劳动力等优势,促进产业升级,打造产业型知识城市、吸引创新型知识人才,聚集创新科技、实现跨越发展。在北京工作的张付琳感触很深。“这些年,老家河南的发展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去年,我带领一队十来人的考察团来郑州,大家对城市面貌、居住环境、交通出行有了真切的体会,纷纷夸赞我的家乡好。”她说,那一单生意,她做成了,因为大家对河南的印象彻底改变了,“城市的‘面子’精致,‘里子’强劲,这是好事,也是我的骄傲。”她高兴地说。古训有云,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通往幸福的道路有很多,可以是内捷外联的畅通之城,可以是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也可以是人居友好的美丽之城。那句宣传词流传甚广:“心灵故乡,老家河南。”老家又开启了新篇章,未来,值得期待。初春登凤山□贾保倩因为故乡有山又有水,曾经读书的城市也是山水环绕。随后工作定居郑州,我总是会耿耿于怀,介意郑州没有水,一马平川中透着干涩。如今,在快速发展中的郑州,已经有了水的环绕,七里河、熊耳河、东风渠、贾鲁河、南北运河穿城而过,西流湖、龙子湖、龙湖聚集起一个个环湖生态圈,再加上北边黄河的滔滔东流、南边丹江水的一路北上,让这个昔日绿城再显灵性。这几年,郑州在抓经济、求实效中也在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城市里的新公园总是会不经意地冒出,令人惊喜,也让人充满好奇地想去探访。当然,最吸引人的公园建设项目,当属北龙湖湿地公园。龙湖初成,工程建设中的渣土泥沙堆积成土丘,于是,修路栽树,种花铺草皮,设置路线导引,公园初成气候,堆土也渐渐塑形成山。纵然它不太高,却自带高于平川的气势和开阔,至少可以攀登,爬山的感觉是令人神往而惬意的。趁着暖阳里的周末,带上家人去探访这些小山,随意而敞怀。清晨,阳光拨开迷雾,小山近处的景已渐渐清晰。公园里的草皮青黄相间,小桥流水,鸟儿在湖边盘旋觅食,春的气息渐浓。走到小山脚下,先生已经站在山顶上打电话催促了。于是,我们抛开环形山路选择走台阶,拾级而上。终于来到山顶,十来米高的观景平台上已经站了不少人,孩子居多。凭栏远眺,西边中州大道划开东西,鳞次栉比的高楼和这东边蜿蜒环绕的公园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往南看,公园南线如小蛮腰,龙湖内环路、中环路夹腰而过。这才发现,我们所在的位置是这个公园的最高点,南边还有几座不高的山峰,形成了高低错落的连环排列。东边的龙湖消散在浓雾里,水色与天色相接,湖心偏北的小道和水中的那棵树显得尤为突出。尚记得去年夏天来逛北龙湖湿地公园,孩子还在那棵树下挖泥铲水,如今已是水雾弥漫,成了一片水域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里会越来越漂亮的。”家人感慨着议论着,下了平台,沿着跨龙湖外环路隧道的草坪往龙湖走去。潜意识里,我认为这就是一直在扩建改善中的北龙湖湿地公园,不想回程时,竟在路口广场处看到“郑州市森林公园”字样。这竟然是森林公园?我有些诧异,这与年少时常去的森林公园相比,无论在地理位置上还是规划设计上,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家人说,此前的那个依旧是森林公园,这里的是延长线、扩大版。回家后,搜索查阅,才知这个新版森林公园,又有名“凤山森林公园”。公园里有峰七座,主峰曰“凤山”,设计灵感来自“有凤来仪,非梧不栖”,与东边的龙湖形成山环水绕,龙戏凤翔之势,巧妙融合。随着凤山的葱郁丰满、龙湖的碧水盈溢,未来的郑州会越来越充满灵性和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