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8日,四川古蔺郎酒销售有限公司发布组织架构调整方案和相关人事任命:青花郎事业部分拆设立青花郎事业部和红花郎事业部。
年郎酒抛下次高端红花郎转而聚焦发展高端青花郎,而如今红花郎的强势回归与独立事业部大动作,是否是郎酒走了4年弯路后才真正发现了红花郎的战略价值?
两大酱香之一、赤水河左岸不是战略核心
1、聚焦发展定位“两大酱香酒之一”的青花郎,使得次高端市场被习酒抢占,“两大酱香酒之一”是为了碰瓷茅台,借助茅台势能发展,但如果不是事实中的“老二”,反而会引发消费者不认可
年,为走高端化之路,郎酒聚焦旗下高端产品青花郎,一边打出“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的口号,一边将青花郎的零售价升到元/瓶,从品牌定位到市场价格,全方位对标茅台。那靠着品牌定位、价格“碰瓷茅台”的青花郎发展之路到底顺利吗?答案不想而知,高端化道路下乱象丛生。年,汪俊林在受访时亲自曾坦承青花郎的不足:“从总量、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比较都与茅台有一定差距。目前在一些高端场合,摆一瓶青花郎可能还需要一些解释。”
青花郎价格全面上涨背后,郎酒经销商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郎酒这样多次提价,其实是在偷取经销商的利润,透支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信任感。郎酒“靠向经销商压货创造营收”的新闻频频被爆出。年2月份,《财经国家周刊》曾报道称,“郎酒近期有向经销商压货的行为,特别是在春节前。郎酒通过这一战术换取过短期的繁荣,然而渠道库存高企使郎酒倍感压力。”这也导致了库存压力大的经销商大量低价抛货,终端市场价格混乱、压货、窜货等问题,最后透支品牌声誉。
这些都充分说明青花郎的渠道力、品牌力都不足以支撑这样的价格,渠道端和消费端并不买账。当下的高端白酒市场仍被茅台、五粮液、洋河和国窖等品牌瓜分,青花郎想在高端市场上立足尚需时日。
但是红花郎不同,“第二酱香红花郎”这个是当年众所周知的认知,是实至名归的“老二”,加上“神采飞扬,中国郎”在文化层面和茅台竞争,所以攻势很猛,红花郎成为郎酒第一次实现百亿营收的战略级大单品。可惜郎酒选择盲目聚焦青花郎,聚焦高端酒,从而丢失红花郎次高端机会,次高端被习酒等占领。
习酒开始重心从浓香转向酱香,高端酱香产品“习酒·窖藏”向全国市场进行推广。年习酒的市场规模仅为21亿元;到年,习酒的规模便达到亿元,其中年窖藏销售额近58亿元,同比增长45%,占整体销售额的56%。
郎酒年销售额首次突破亿的时候,习酒销售额不足20亿,而到了年,习酒已经势不可挡突破亿的销售额,成功赶超郎酒,成为酱酒第二品牌。习酒窖藏就是当年红花郎的路线,如果当时郎酒立足红花郎乘胜追击,那么次高端的机会还是习酒的吗?“酱香第二”还会是习酒的吗?
2、赤水河地域是优质酱酒的共性,郎酒定位“赤水河畔、两大酱香”单凭地域优势与碰瓷茅台难以支撑品牌发展
酱香型白酒对产地的要求严苛,优质酱酒有着浓厚的产区概念,赤水河地域是优质酱酒的共性。优质酱香白酒的生产离不开特殊的酿酒微生态环境和酿酒微生物,而横跨贵州、四川两省的赤水河产区环境对优质酱香基酒的酿造具有不可复制性。年赤水河流域的酱酒产能占全国产能的85%以上,众多酒企纷纷聚集于此,茅台、习酒、郎酒、国台、钓鱼台等酒企均坐落在赤水河沿岸,并在品牌宣传时强调产自赤水河流域。酱酒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宽广前景也吸引业内外资本再次加码布局,业内酒企如洋河、劲牌、今世缘、舍得纷纷推出酱酒新品或收购赤水河流域的酱酒厂。
许战海老师多次明确提出:郎酒的“神采飞扬,中国郎”实际早已在国家文化层面提出了鲜明的定位,曾经郎酒销售百亿也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定位,是文化层面的定位。而“赤水河左岸”把“郎酒”这个文化品牌一下拉回到以强化地域性,强化功能利益为导向的商品品牌,丢掉了郎酒多年来的文化积累和沉淀。
青花郎定位“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也是为了碰瓷茅台,甘当老二,可如今如果不是认知中和事实上的老二,消费者很难认可,青花郎经销商压货价格倒挂足以证明青花郎的渠道力、品牌力远不及茅台,和茅台本就不在一个台阶上。“两大酱香”硬生生的把曾经的“行业领导品牌”变成了“千年老二”,而且连事实中的“老二”地位也不保。
年郎酒重新定位“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改为“庄园酱酒”,这个定位反而拉低了郎酒的品牌势能,“庄园”不是专属属性,谁去弄块地都可以称之为“庄园”,借用葡萄酒的理念掺杂到中国传统的酱酒文化里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郎酒定位“赤水河畔、两大酱香、庄园酱酒”单凭地域优势与碰瓷茅台难以支撑品牌发展,“赤水河畔”、“两大酱香”以及“庄园酱酒”都不是郎酒战略的核心七寸。
“第二酱香”才是郎酒战略核心
1、次高端将持续发展,品牌竞争空间与机会大,高端市场几乎被茅台垄断,茅台地位难以撼动
-年次高端白酒收入复合增速达约31%,假设未来5年保持14%的增速,年次高端白酒规模有望超亿元,约有亿元扩容空间。酱香酒又是所有香型中增长最快的种类,中信证券根据《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预计年酱酒行业营收将达到亿元左右,在白酒全行业占比将达到44%左右,酱香酒追赶上浓香酒指日可待,彼时次高端酱香酒将有望占据半壁江山。
酱酒由于较高的综合生产成本,酒企主流大产品基本均定位在次高端及以上价格带。未来酱香次高端白酒将持续发展,品牌竞争空间与机会很大。
而高端白酒对于品牌、消费者认知、窖龄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因而形成了较高的护城河,行业格局相对稳定,高端酱酒市场几乎被茅台垄断。以年各酱酒大单品营收来看,高端价位市场规模共亿,其中飞天茅台占了亿,青花郎仅32亿,与茅台比相差甚远。
元以上的超高端价格带更是被茅台牢牢占据,其他品牌酱酒仅是形象产品基本没有实际销售。目前茅台已形成由普飞-生肖-精品-珍品-年份酒等构成的产品矩阵,基本覆盖元至上万元所有价格带超高端消费者需求,并持续供不应求,未来5-10年预计也难以有其他包括其他香型的白酒品牌挑战茅台地位。
所以酱酒品牌竞争,大部分畅销或者放量产品集中在-元的次高端价格带,在次高端价格带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在未来在消费升级和中产阶级扩容的基础下,次高端白酒行业将持续扩容,郎酒要把握好次高端白酒的发展机会。
2、布局次高端的红花郎在郎酒的发展中起到重中之重的作用,为郎酒销量贡献了主要力量,郎酒应该充分把握好红花郎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发展主品牌,提升势能
从红花郎的历史中,可以看出红花郎对于郎酒的重要性:
红花郎起源于年。那一年,郎酒推出“郎酒·贮存十年”,开创年份老酒先河,也孕育了红花郎。
年,第一代红花郎面世,一出场便迅速在酱酒领域引起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