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6
日前,由长城新媒体特别策划的“奋力夺取‘双胜利’燕赵在行动”大型融媒采访活动“打卡”保定,云端对话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访谈围绕奋力夺取“双胜利”,推动落实国家战略促古城焕发新活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造古城新貌宜居城市三个“保定话题”展开,中间还与网友互动交流,并与在长城汽车、瀑河徐水段、阜平县骆驼湾村采访的外景记者进行连线,充分展示了保定育新机、开新局的生动实践和广大干部群众奋力夺取“双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保定话题之一:#奋力夺取“双胜利”#
年目标任务以及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党晓龙书记说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重要讲话,为我们夺取“双胜利”、实现‘三个圆满收官’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巨大政治关怀,是保定信心和底气的根基所在。保定是一座倍受眷顾的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7次到河北,3次踏上了保定这片土地。河北省委、省政府对保定十分关心、十分厚爱,王东峰书记亲自包联保定,今年以来先后9次到保定考察调研,为保定实现半年“双胜利”督战打气、指点迷津。
---时代的眷顾和区位的优势,是保定信心和底气的方向所在。当前,保定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承接疏解机遇、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带来的辐射带动机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引擎带来的临空经济和开放发展机遇等四大机遇,以及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带来的创新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机遇,深刻把握并率先抢抓这些机遇,为保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光明前景。
---良好的工作基础和昂扬的工作干劲,是保定信心和底气的动力所在。保定是全省的先进制造业大市,汽车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电网产业等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备影响力,同时拥有近80万市场主体、多万人口所形成的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这些都是夺取“双胜利”的良好基础。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甩掉了贫困的‘穷帽子’,摘掉了大气污染的‘黑帽子’,今年我们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总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全年‘三个圆满收官’,谱写好首都政治‘护城河’保定篇章。”党晓龙书记说道。
“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党晓龙书记采访时说道,保定市成立了8个工作专班,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精准发力、强力推进。我们聚拢五指,打出一套组合拳。
---项目为先、扩大投资。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目前,全市市以上重点项目项,总投资.4亿元。1-6月已经完成投资.1亿元,个计划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做强产业、筑牢支撑。目前,保定的汽车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健康、节能环保、现代农业与食品、先进材料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具备良好基础。因此,保定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谋划高起点,稳中求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贯通,加快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支撑、激活主体。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家。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2.27%,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茅。为家企业发放稳岗资金万元,稳定就业岗位29.37万个。减税降费16.67亿元,减免企业养老保险费19亿元。
---提振消费、拉动市场。保定市组织开展了“消费嘉年华”活动,发放万元的消费券,带动消费规模15亿元。市长郭建英和各县(市、区)负责同志带头“直播带货”。
---稳定外贸、扩大开放。保定市组织召开了中国·保定轨道交通产业线上招商推介会,积极参加了“5·18”经洽会,发挥好白沟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效应,深入实施“双唤”行动,唤醒更多市场主体开展对外贸易,唤回更多外流业绩。
“民营经济是保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累计贡献了近70%的GDP、70%的税收、96%的就业、99%以上企业数量,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长城、巨力、晨阳、立中、奥润顺达等企业都是保定乃至全国的领军旗舰。”党晓龙书记说道。目前,保定市市场主体近80万,主要是民营经济主体。
---打造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全网办、预约办、“冀时办”等方式,网上可办率达98.29%,排名全省第一。
---共担风雨。疫情冲击,抗风险能力弱的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是保定的重要家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定市一方面千方百计加快中央、省政策落实落地,另一方面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保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费率,千方百计整合资源、开拓市场。
---全面服务。保定市正在组织开展“三个一”活动:一是开展送政策上门行动。二是研究推进“不来即享”惠企改革。三是查处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结合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坚决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保定话题之二:#推动落实国家战略促古城焕发新活力#
保定已有优势、产业发展构想和抓手
保定与雄安新区水乳交融,在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中,保定如何发挥服务保障作用?
抓协同、赶进度、优生态、强服务,保定市把服务和保障雄安新区建设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坚持雄安质量,对标雄安标准,加大推进力度。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作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我们要始终牢记创造“雄安质量”这一国家使命,党晓龙书记说道。
---抓协同。做到规划同步衔接、生态同步治理、要素同步保障、托管移交同步跟进、对接机制同步完善,抓紧抓细抓实各项工作。
---赶进度。对涉及雄安新区建设五方面个重点项目,逐个落实“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加强调度,跟踪督导,破解难题。
---优生态。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去年PM2.5浓度同比降低18.06%,今年春季营造林89.4万亩,持续打造“绿色太行、山水保定”,努力让绿色成为保定最靓丽的色彩。
---强服务。进一步加强了市委、市政府服务保障雄安新区办公室工作力量,对所有涉雄安新区事项归口交办、分解落实、定期反馈,确保落实。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紧紧抓住雄安新区建设重大机遇,坚决服务好、保障好、借势好、落实好,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作出保定贡献。”党晓龙书记说道。
近年来,保定在脱贫攻坚上取得了重大成果,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成为历史。
第一,“兜底线”,确保剩余人口高质量脱贫。落实“七个一”帮扶全覆盖,截至6月底,去年年底未脱贫的户人,“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解决,人均收入达到.7元,提前达到脱贫目标。
第二,“守边线”,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确保靶心不散、力度不减。一是防返贫,对非建档立卡边缘户、不稳定脱贫户,强化动态监测。22个县全部建立防贫保险。二是助就业。截至6月底,全市56家扶贫龙头企业已全部复产,36个扶贫车间全部复工,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10.38万人,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三是促消费。落实消费扶贫行动十条措施,认定个扶贫产品和85个供应商,与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合作,消费扶贫达3.7亿元。四是抓搬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涞水、易县、阜平3县正在计划为多层楼房加装电梯。
第三,“筑防线”,健全防致贫防返贫长效机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一方面抓政策支撑,制定出台了《开展脱贫防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广建立“爱心扶贫超市”“孝老扶弱基金”等正向激励机制;另一方面统筹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着力推进特色农业、林果业等扶贫产业,深化太行山农业科技创新驿站建设,实施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开展空心村治理,让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保定话题之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造古城新貌宜居城市#
“人民至上”民生工程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坚持“人民至上”,开展为民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开展人民至上为民服务解难题行动,聚焦主城区道路维修进度缓慢、房地产办证难交房难入住难等问题,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开展集中攻坚,确保各类问题清仓见底,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推动“三城同创”,建设宜居宜业、协调融合、绿色生态新保定。开展城市功能、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区环境等九大攻坚行动,规范各类马路市场84个、39万平米,疏导商户余户。推进市区31条主、次干路整治工程,抓紧推进个老旧小区改造和22个新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结合疫情防控经验,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集中攻坚战,努力让全市人民在“三城同创”中得到更多实惠。
---加强“高效治理”,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探索推进社区建设管理“十个全覆盖”,3.28万名机关党员干部下社区、进企业。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我们一定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创新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做好当前重点工作,以实际行动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主创团队
总策划:马来顺赵兵
总监制:王悦路张景山薛泽锋张国锋
总导演:白志利
撰稿:赵呈岗
统筹:李艮春
导演:郑佳洵陈博
导播:高京伟
出镜记者:曹青
外景记者:于博源高峰费思妍(实习)
技术:苏杭
后期统筹:郝朋起
宣传统筹:陈红
摄像:刘超李齐昊田正金鑫韩晓宇
设备统筹:张树青
化妆:岳晓燕
长城新媒体集团出品
来源:长城网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