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钟长鸣高温来临,别让载运危险货物的 [复制链接]

1#

summer

高温来临,不仅船员要注意避暑,船舶也要注意避暑。特别是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如果发生货物泄露、违规操作等带来的次生风险更大。下面我们来看看高温下尤其需要注意的“四防”。

高温“四防”之防泄漏

年6月8日约时,“W”轮上行至#白浮下约米附近水域时,机舱发生火灾,导致机舱二层一木质配件箱烧毁。经查,该轮擅自在机舱通风窗口内拉设输油管线,管线脱落、管内残油流至高温排气管引发火灾。

高温期危化品船舶装卸时,发生易燃液体泄漏的原因和部位较多,如货泵滤器泄漏、输液管破裂、密封垫破损、接头紧固栓松动等。高温期,危化品船舶要重点加强对泵、管道、阀门、过滤器、流量计等设备的检查与检测,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无渗漏。

高温“四防”之防静电

年9月24日1时30分许,化学品船“G”轮在岳阳恒阳化工码头(长江中游航道里程公里)卸货时船舶发生爆炸起火。经查,船员在卸货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静电引燃舱内可燃混合气体发生闪爆。

高温期,易燃液体挥发更加明显,很容易被静电放电引燃货物蒸汽。作业前中后均要严格落实静电的消除和防护措施,装卸货前先接静电线再接管线,作业后先拆管线后拆静电线,作业期间人员按规定穿着防静电服,不使用易产生静电放电的工具。

高温“四防”之防强对流天气

年6月1日,“东方之星”轮在从南京驶往重庆途中突遇罕见强对流天气,仅仅一分钟游轮倾覆,游轮上的名乘客全部落水,经过多日救援,最终只有12人生还,人遇难。

年7月5日,两艘(“凤凰”号和“艾莎公主”号)载有名中国游客船只返回普吉岛途中,突遇特大暴风雨,游船在风浪的冲击下舷窗破裂,最后导致游船分别在珊瑚岛和梅通岛发生倾覆,此次事故共造成47名中国游客遇难。

夏季雷暴天气多发,船舶在风、浪、雷电叠加环境中航行时,往往会出现较剧烈的摇荡运动、降速、航向不稳定及其他操纵方面的困难,能见度急剧下降,也给船舶避让带来困难。船舶应多渠道收集天气预警信息,船舶特别是小型船舶应以避为主,早做安排,果断决定,避免冒险航行。

高温“四防”之防中暑

年7月23日,“Y”轮上一名值班水手因中暑晕倒并从甲板上摔下腿部受伤需紧急就医。所幸送治及时,该船员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高温天气船上甲板(钢板)在太阳直射下,温度可达60—80℃;机舱(主机运行期间)温度一般都会超过40℃;有限空间(边仓、隔仓)内可达50℃以上,船员在高温环境中作业,体内的热量不能散发出去,极易发生中暑,出现障碍,感到口渴、头晕、胸闷等,严重的甚至心脏骤停。

高温天气危险化学品有哪些变化?

01

温度升高使危险化学品体积压力增大

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般物理现象。高温使容器内部压力增大,若超过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就会造成容器故障,甚至炸裂。如果容器是敞口,液体膨胀超过其容量就会外溢,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就气体而言,其膨胀系数就更大了。气体一般都是装在钢瓶里的,随着温度的升高,压力过高,钢瓶就有爆炸的危险。

02

温度升高使液体的蒸发速度加快

温度越高,易燃液体蒸发越快,液面上蒸气浓度越大,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可能性就越大,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有些易燃液体的沸点是很低的,在高温天气下极易超过沸点,蒸发加速,就容易发生危险。

03

温度升高加速氧化分解和自燃

在高温天气下,许多危险化学品受热后容易分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如果通风不良,热量积聚不散,致使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物质的自燃点时物质就会自燃起火。

高温天气载运危险化学品有哪些注意事项?

01

注意船上包装危险货物的积载隔离

危险货物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在水路运输时须严格遵守有关公约、法规的积载隔离要求,要分区、分类、分件、分架存放,严禁把各种性质互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容易引起自燃的物品混放在一起,同时要远离热源、火源、电源,以免发生因隔离不当引发的火灾、爆炸。危险或变质的货物造成的火灾风险。

02

注意特殊散装液体货物的运输要求

针对载运性质不稳定化学品的船舶,需要额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